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像华溪村这样发展集体经济的脱贫村落还有很多。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委监督检查和帮扶科科长冉君丽介绍,“十四五”期间,石柱县坚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帮扶各个村落因地制宜地探索资产经营型、生产服务型、电子商务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19年至2024年,全县中央财政资金累计扶持8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项目88个,累计扶持资金4960万元。全县22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中10万元及以上的村222个、占比96.94%。而华溪村的茁壮成长,就是在政策的春风下沐浴的成果。
“过渡期以来,我们石柱县始终将‘两不愁三保障基金’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核心任务,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方面,坚持集中排查与网格监测、线上反馈与线下排查相结合。还通过政策落实稳定一批、服务活动服务一批、技能培训促进一批、载体建设带动一批,支持脱贫人口就业稳岗。鼓励经营主体根据劳动力情况开发岗位优先吸纳带动低收入户,并对经营主体予以补贴、兑现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还通过发放跨区域交通补助、开展脱贫人口技能培训、建设就业帮扶车间等方式稳定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冉君丽介绍。
这份安心,更凝聚在那笔沉甸甸的“两不愁三保障基金”里。“个人全年医疗自付费用超过1万元的村民,每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医疗补助;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给予20元至100元的养老补助;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双一流’院校的高中毕业生,每人给予2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教育补助;应征入伍的,每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我们还用这笔钱给村里搞基础设施建设的更新和改造,比如自来水、路灯、道路维修等等,把和老百姓生活相关的东西给它完善好、保障好。这些都是为了让大家生活在华溪村更有幸福感、自豪感,有动力往前干。”王祥生介绍。
“现在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入户走访,乡镇医院的医生也会定期走访,我们一方面及时向村民宣传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便于及时掌握脱贫户、低保户、残疾户及有慢性病、重病村民的家庭情况,确保他们小病不出门、急症及时应,没有出现返贫的迹象。如果发现哪一户真的有困难,村里就会启动‘两不愁三保障基金’来帮助他们。近几年来,华溪村进一步完善了‘两不愁三保障’基金机制,对脱贫户做到持续动态地监测帮扶。正因为如此,华溪村目前没有一家监测户,更没有一家返贫户。”刘永刚欣慰地讲。